山东各地近期掀起品牌升级热潮,从文旅景区到制造业,从老字号到区域特色品牌,一场以品质、创新和文化为核心的系统性品牌升级正在齐鲁大地展开。
淄博红叶柿岩旅游区以全国总榜第62名的佳绩,荣登迈点研究院“综合吸引类景区TOP.1”宝座。在行业品牌指数同比下滑7.3%的背景下,红叶柿岩却以逆势增长的姿态,成为全国文旅行业的一匹黑马1。
这一突破背后是景区基因的重构:
通过“无中生有”打造玻璃水滑道、山地滑车等沉浸式项目
联手开心麻花推出山东首部旅游演艺作品《奇幻聊斋》,让蒲松龄笔下的聊斋故事从“纸页”跃入“山野”1
创新“白+黑”运营模式,实现总营收3亿元,其中二次消费占比超70%1
5月13日,2025中国品牌日(山东)活动在青岛揭晓第四批100个“好品山东”品牌。这些品牌呈现出三大特征:
技术硬核:78家制造业企业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5项、国家标准178项,拥有国际专利52项
研发强劲: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5.8%,38家企业超5%
打破垄断:11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或打破国外垄断24
如山东天岳的碳化硅衬底材料从2英寸做到全球最大12英寸,专利规模跻身全球前五,成为该领域唯一上榜的中国企业2。海信则推出全球首款150吋激光电视,在激光显示领域以1350项专利位居全球第一2。
青岛作为品牌建设先锋,推出第二批85个“青岛优品”,构建起“青岛优品+青岛制造/农品/服务/购物/文旅”的多维品牌体系46。
青岛国信蓝色硅谷公司通过开创“船载舱养”模式,打造“裕鲜舫”品牌矩阵,其深远海养殖的大黄鱼已进入国内外千余家销售网点,成为“好品山东”促消费的典型案例46。
6月14日,海尔智家在滨州启动“换新万里行山东站”,创新提出 “三好标准”(好产品、好服务、好质量),引领行业以旧换新标准升级3。
活动通过“五进”(进社区、乡村、企业等)将服务送至田间地头,并推出抽奖促销,实现惠民政策“最后一公里”的精准触达3。
6月13日,第九届中华老字号博览会上,新晋“中华老字号”翔宇药业携“利血汤制作技艺”(新入选省级非遗)亮相。企业将古法工艺与现代制药技术结合,打造出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等标杆产品,并喊响 “妇幼药,翔宇造” 的品牌口号5。
公司正从传统制药向健康管理、医疗服务、医养结合等大健康领域拓展,构建全生命周期健康解决方案5。
6月18日,2025年山东白酒感官质量鉴评大会在嘉祥召开,200多名国家级和省级评委对鲁酒五大香型产品进行盲品打分79。山东省白酒协会会长姜祖模提出鲁酒振兴六大路径:
强化技术创新与品质提升
聚焦大众消费
深挖品牌文化内涵
放大产区价值
创新营销模式
践行社会责任9
协办方红太阳酒业以七十余年坚持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融合,成为鲁酒转型升级的县域标杆7。
今年1月启动的 “2025山东好品焕新行动” 已铺开全年计划,通过“123行动”框架:
1个全年行动计划,每月一主题
2大平台(宣传+展销)
3大目标(促消费、树品牌、创模式)10
活动联合内蒙古、青海等地政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,推动“好品山东”成为辐射全国的区域品牌10。
山东品牌升级正从单一产品向产业生态跃迁,从质量优势向品牌溢价跨越。第四批“好品山东”制造业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达5.8%,78家企业主导制定178项国家标准24,展现出“创新深水区”的硬实力。这场由政府引导、企业主导、文化赋能的全域品牌革命,正在重塑齐鲁大地的经济基因——当淄博的山水演艺遇见青岛的智慧渔业,当老字号非遗碰撞新消费场景,一个品牌强省的新图景已在浪涌中浮现。